当前位置: > 手游资讯 > 新手问答 

nfc支付(NFC支付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作者:哪吒游戏网

NFC支付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QQ 钱包应用从软件走向软硬一体 前言: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 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由飞利浦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 NXP)、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 制开发。这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 频率运行于20 厘米距离内。央行 正式发布的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也是基于这个技术而来。 举个例子来说,银行磁条卡要有个磁头跟磁条接触才能读取磁条信息,支持NFC 的卡 只要跟NFC POS 距离小于20 厘米就可以读取卡内信息,当然处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这 个距离都会被限制在 1-2cm 左右。避免出现坐个公交车,下车的时候公交卡的钱就被人拿 个POS 机帮你卡里的钱都刷完了。 NFC 支付的过去:广泛应用,各自为政 NFC 的技术其实早在十年前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公交卡、 餐卡、门禁卡、银行IC 卡等等。 为何NFC 支付技术能被广泛应用,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快”,其次就是安全! 使用公交卡支付,只要在POS 机上感应一下就可以完成支付,整个流程耗时不会超过0.3 并且在支付的过程中不需要输入密码,对于小额高频的交易来说,整个体验非常顺畅。

试想一下,在上下班高峰期,坐公交车的时候如果掏出手机,打开支付App,再输入支付密码, 完成支付的时候,后面排队的人估计都堵到几十米外了。 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公交卡就是NFC 支付的一个典型应用,公交卡是一个离线钱包, 包括对应的POS 机,都可以脱机使用。基本国内上公交卡都是在线充值,离线消费。 随着NFC 技术的普及,人们手里的各种卡也变得越来越累赘,城市里每个人手里都有 着太多的卡,每张卡都有着自己独立的应用场景。卡片越来越多,但是他们之间却没有任何 交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公交卡,他们之间并不能互联互通。并且还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 发卡的环节中,未来支持NFC 的卡片还会不断增加。为何会造成这个问题呢? 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商业利益之争!对于公交卡、餐卡、油卡这类卡片的运营公司 来说,控制发卡权是他们维持行业垄断利益和资金沉淀收益的关键。再加上各地政府都有对 自己城市的公共交通事业有进行补助,自然不愿意把给自己城市的补贴开放给其他城市公交 卡用户分享。例如北京公交卡乘地铁全程只要2 元,如果广州公交卡到北京可用,那么这个 用户只花了2 元就享受了北京地铁服务,而用户在广州公交卡充值的100 元资金沉淀却跟北 京公交卡公司无关,那么北京公交卡公司自然不愿意去推进这个事情。

其次就是密钥的管理问题,密钥是是用来保证安全性的。每个企业都希望把最核心的东 西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密钥泄漏或者被第三方控制,有可能会造成自身利益受损。原有的 方案都需要硬件加密模块。未来能否在安全的情况下,把密钥的安全模块放到云端处理?能 否让原来离线使用的公交卡具备联网在线支付的能力呢? NFC 支付的现在:多种解决方案并存 在下一个阶段,已经看到的一个方向就是基于手机的全终端解决方案。包括平安银行、 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都提出了消灭银行卡的口号。通过手机内置加密模块nfc支付,可以在线方式 去公交卡公司、银行玩法攻略介绍相关密钥和交易插件,实现公交卡、银行卡空中发卡、充值、消费 等工作。手机就是公交卡,手机就是银行卡,出门不再是手机、钱包和钥匙,只要带一个手 机就可以实现上诉全部功能。 在把公交卡、银行卡集成到手机中,银联、移动运营商(包括住建部)、谷歌分别提出 了不同的技术方案,大致上都是通过建立TSM(可信服务管理平台),把Secure Element 全芯片(简称SE)放在自己的管理下,以实现对这个体系的控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银联方案:缺乏手机厂商和应用端支持 银联曾经提出过一种NFC SD 卡的方案,就是把SE 放入到SD 卡中,通过手机与SD 交互,实现对SD卡的读写操作,同时借助手机3G 上网的能力,使得原来离线的卡具备在 线通讯和交易能力。

但是这个方案存在一个弊端,每个手机的SD 卡插槽位置不一,对于不 支持NFC 的手机nfc支付,这个SD 卡还要带个小尾巴连接一个天线。悲催的结果就是这个SD 要单独为很多手机做适配,造成大规模推广难度极高。而银联定义的标准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又没有利益驱动或者行政管理压力,现在该方案已经基本处于被抛弃状态。 移动运营商方案:相对通用性更好,受限于国内监管政策造成体验不好 国内三大运营商都有类似方案,据说目前新发的4G 卡都必须是SWP SIM卡。这个方案 的特点就是把SE 整合到了SIM卡当中,通过对手机对SIM卡的读写能力实现对SE 的管理, 并且移动运营上的SIM卡天然具备联网能力,空中发卡、充值、在线消费都轻松实现。目 前住建部、招行都分别跟运营商有合作,运营商向他们开发SWP SIM卡的操作能力,把密 钥通过灌入到SIM卡中,使得手机替代公交卡、银行卡功能。这个模式的缺点就是必须换 卡,而且必须绑定运营商提供服务。有没有一种当年用飞信的感觉,只能给移动客户免费发 短信,电信、联通用户就一边去吧,最后大家都去用微信~~并且这个产品的体验目前做的还 不是很好,听上去很美的事情总是有一堆困难要克服,例如浦发卡玩法攻略介绍了应用后,还要去一 次银行网点开卡,想到银行排队的时间,想死的心都有了。

住建部IC 卡中心跟中国电信的合作则更进一步了,通过合作建立TSM平台,电信的用 户可以在TSM平台玩法攻略介绍一个插件,安装这个插件后即可让手机变身为公交卡,在这个平台 上实现了所有的开卡、充值和消费,并且出门的时候拿着手机就可以直接坐公交车和地铁了。 谷歌方案:互联网企业首选的云端方案 如果说上面的方案都是基于硬件实现的,例如需要把SE 模块集成到SD 卡或者SIM卡 中,谷歌在2020 年推出的HCE(Host Card Emulation)方案则是实现了软件或者云端实现SE 功能,并且把SE 开放给合作方自己管理和控制,不过这个必须基于安卓4.4 以上版本的手 机才能实现。 网上摘录一段原话如下:HCE 技术只是实现了将NFC 读卡器的数据送至操作系统的HCE 服务或者将回复数据返回给NFC 读卡器,而对于数据的处理和敏感信息的存储则没有具体 实现,所以说到底HCE 技术是模拟NFC 和SE 通信的协议和实现。但是HCE 并没有实现SE, 只是用NFC 与SE 通信的方式告诉NFC 读卡器后面有SE 的支持,从而以虚拟SE 的方式完成 NFC 业务的安全保证。既然没有SE,那么HCE 用什么来充当SE 呢,解决方案要么是本地软 件的模拟,要么是云端服务器的模拟。

HCE 最大的好处是部署方便,剪除了不少NFC 支付利益方的瓜葛,基于云端的SE 特别 适合腾讯、阿里这里互联网公司应用。据报道,2020 日,西班牙对外银行成为首个使用HCE 支付银行。 除了谷歌方案外,大家也还很期待苹果的出招吧,据了解苹果公司的iPhone6 将会首次 支持NFC 功能,但是具体苹果会对外提供什么样的方案呢?我也十分期待! 腾讯QQ 在NFC 支付的未来:应用先导,全套解决方案 介绍了其他家的产品后,最后也来介绍一下腾讯手机QQ 在NFC 支付方面的一些进展。 目前QQ 钱包在QQ 手机版4.7.2 以上版本已经实现了用公交卡在手机上刷卡买腾讯书币的 能力。 公交卡支付:应用导向,解决无卡客群在线支付难题手机QQ 钱包初始考虑接入公交卡支付的源动力就是解决无卡客群或者不愿意在手机 绑卡客群的支付难题,用一个第三方电子现金转化为腾讯支付手段。公交卡最先被挖掘出来, 但是原有公交卡都是离线钱包,不具备在线支付能力,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让POS 机联网。 在这种方案的基础上,QQ 钱包可以把手机当作POS,直接在NFC 手机上使用公交卡刷 卡消费,并且这个支付过程还不需要设置或者输入密码,整个过程是非常顺畅的。

但是使用 这个方案,只是解决了公交卡在线读写操作问题,解决了公交卡充值消费网点场景少的问题, 并没有从解决用一个手机终端替代多张现有卡片的问题,使用这个方案由于需要发起多次云 端交易确认,公交卡还需要在手机NFC 感应区停留接近4 秒左右。 为了让QQ 钱包具备更强大的支付能力,我们还在努力通过多方合作,让拿着手机行走 江湖变为现实。后续我们能看到的方向大致如下: 支持多地公交卡消费/充值 我们团队已经陆续跟全国多个公交卡运营公司进行了接洽,并且已经与多个公司签订协 议。在后续QQ 钱包版本迭代中,我们在实现公交卡在手机消费的基础上,把公交卡充值也 引入进来。让QQ 钱包成为便民生活的一部分,也通过这一步骤的工作养成用户的手机消费 习惯,为下一步的线下消费打下基础。 支持线下POS 刷手机消费 基于腾讯现有的快捷支付产品,我们将尝试让QQ 钱包具备线下小额NFC 快速支付的能 力,向商户和用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谷歌的提出的HCE 方案是我们参考的重点,通过toB 和toC 的产品设计及优化,降低用户的进入门槛和不断提升消费体验。预计将会联合财付通 一起,向商户推广我们发布的NFC POS 机,让用户在手机装了QQ 后,可以直接拿着手机在 各类商户刷手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