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手游资讯 > 游戏攻略 

新冠肺炎的早期特征(新冠肺炎知识测试试题答案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作者:哪吒游戏网

深圳 xx 中学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测试试题答案 姓名: 成绩: 一 选择题 1、新冠病毒感染重型病例为 ( ) A、呼吸道窘迫,RR>30 次/分 B、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 C、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300mg D 肺部 CT 示 12-24 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 2、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以下哪种条件可以杀灭病毒( ) A、在 56℃,30 分钟条件下 B、在 26℃,20 分钟条件下 C、在 16℃,10 分钟条件下 D、在 0℃, 5 分钟条件下 3、新冠肺炎发病早期实验室检查特点有哪些? 多选 ( ) A、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B、部分患者肝酶、乳酸脱氢酶 等升高 C、多数患者 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 D 降钙素正常 4、目前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种?( ) A、接触传播 B、飞沫传播 C、粪口传播 D、土壤传播 5 、关于飞沫传播新冠肺炎的早期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以通过一定距离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B、颗粒较大,不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C、说话、咳嗽、打喷嚏都可能造成飞沫 D、医用类口罩不能阻挡飞沫传播 6、任何进行口罩气密性检查,的选择,下列描述正确说法的是 ( ) A、查看口罩产品包装袋生产日期 B、查看口罩产品包装袋是否有破损 C、打开口罩 看大小尺寸越宽松越好 D、双手捂住口罩呼吸气, 观察感觉口罩有略微鼓起或塌陷 7、那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多选 ( ) A、人群普遍易感 B、青年人体质好,不易感 C、经常吸烟喝酒的人有抵抗力,不易感 D、有接触病毒机会的人易感染 8、疑似病例有哪些症状? ( ) A、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旅游或居住史 B、两周内接触过武汉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 者 C、发热,并有肺炎影像学特征 D、淋巴细胞计数正常 9、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Ⅰ级响应 代表什么含义? ( )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1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多选 ( ) A、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 B、潜伏期 3-7 天,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C、重、危重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D、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 无发热,多在 1 周后恢复 11、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室医务人员的防护级别为 ( ) A、一般防护 B、一级防护 C、二级防护 D、三级防护 12、在家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具体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适当运动,早睡早起,提高自身免疫力 B、室内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C、坚持安全饮食,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 D、将白醋放在暖气片上,消毒室内空气 1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到入院的中位时间是 ( ) A 5天 B 7天 C 9天 D11 天 1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病历的治疗原则 ( ) A、 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病,预防继发感染,器官功能支持 B、以特异性治疗为 主,一般,对症治疗为辅 C、以治疗、隔离为主新冠肺炎的早期特征,治疗、护理为辅 D、以消毒、 隔离为主,治疗、护理为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 ( ) XX 有限公司 新冠肺炎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应急预案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冠肺炎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响应和处 置程 序。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属生产、生活区域新冠肺炎、群体性不明原 因疾 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二、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 则, 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 确 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一旦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群体性不 明原因疾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 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 最低程度。 三、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 危险源辨识 3.1.1 所在地区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工被 传 染。 3.1.2 职工出差途中新冠肺炎,潜伏期未发现,上班后带来传染 病源。 3.1.3 外来人员带来新冠肺炎源。 3.2 事件的特性 3.2.1 新冠肺炎特性 3.2.1.1 新冠肺炎是常见病 多发病,是由病原体引起、 并能在人 与 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有的可导致后遗 症、 残疾或死亡 3.2.1.2 我国根据各种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强弱、传播途径难易、传 播 速度的快慢、人群易感范围等因素将新冠肺炎分为甲、乙、丙三 类。

3.2.1.3 甲类新冠肺炎是指鼠疫、霍乱。 3.2.1.4 乙类新冠肺炎是指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痴疾、伤 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 白 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 旋 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痕、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高 致病性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 性 乙型脑炎等。 3.2.1.5 丙类新冠肺炎是指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 流 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 炎、 除霍乱、痴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性腹泻病。 3.2.2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性 3.2.2.1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 2 周 内), 在企业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 3 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 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 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3.2.2.2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 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这类疾病可能是传 染 病(包括新发新冠肺炎)、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3.3 事件类型及后果 3.3.1 重大疫情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