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是哪个省(平遥古城属于哪个省?)
名称:平遥古城
位置: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3233363533e4b893e5b19e339中部,距省会太原市100公里。
平遥古城于1986年被国务院宣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全县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平遥古城是哪个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0个。它的许多文物,高价值和丰富的内容在全国的县级城市中很少见。在这座古老城市的珍贵文物中,有建于北汉七年(963年)的振国寺万佛殿;北齐武平二年(571)建双林寺。唐咸清二年(657年)在清虚寺内建有一些;北汉天辉七年(963)建的孔庙大成殿;以及清朝康熙十年(1671年)修建的会济大桥。
平遥被称为古代陶器之乡,是尧帝的封建地。平遥古城原是夯土城墙,建于西周宣王(822-782年)时期。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出于军事防御,它在西周的旧城expanded的基础上扩展为今天的砖石城墙。
平遥古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城。它是中国汉族中原地区古代县城的典型代表。由于县城的建立,在清道光三年(1823年),该国的第一个门票名称“日升场”诞生于平遥古城。 “日升场”的成立在中国古代和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近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商业和金融机构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新型金融业。
到目前为止,该市的城墙,街道,居民楼,商店,庙宇和其他建筑物仍基本完好无损,原始建筑模式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未发生变化。该市及其郊区的古老建筑中的大多数珍宝也保存完好。它们都是平遥古城现有历史遗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都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和艺术历史发展的活标本。
平遥县城墙。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平遥古城是哪个省,周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最古老,最大的城墙。明清两代相辅相成,但基本上都是明初的形态和结构。该城市为正方形,墙高约12米。外部完全由砖制成。墙上有架,墙外有一条护城河,每条河的深度和宽度均为4米。城市周围有六个城门,东西两个,东边和南边各一个。除了欺骗事物外,我们还建立了一座city城以促进防御。在城墙上,有90座敌军塔的西塔,而最初的城门则建在城门上。四个角上有炮塔,其中大多数已经损坏,但城墙保持不变。城市中的街道,城市建筑物,商店等仍保留其原始形式。研究我国明代县城的物质物质。平遥县位于太原市西南部,是全国仅有的四个完整古城之一。该景点完好无损并与墙内建筑物融为一体,具有旅游和欣赏价值。古城南部与介休市接壤,北部与祁县接壤。这是大运会公路通过的唯一地方。交通十分便利。这座古城提供各种服务,各种著名美食和独特的商店。酒店,饭店,商场应有尽有。平遥牛肉以其纯正,正宗和美味而闻名于神舟。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报告基于对平遥古城的评论:
“平遥古城是明清时期中国汉族城市的杰出典范。平遥古城保留了其所有特征,向人们展示了非凡的文化,社会,经济和文化特色。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文化发展。宗教发展的全貌。”